奖励是家长和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
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认为:动机问题不是传递,而是安排好条件,进行强化。人们的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赞扬),他们就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好的分数),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成绩差,教师、同学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奖励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由于学生认识到了学习与奖励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对进一步奖励产生期待。所以,学习的结果,教师的批评和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很容易发现,学习越好的学生,就越愿意学习,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容易转移和分散学习注意力,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其实,学习好,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奖励,还有家长的和老师夸奖、赞美,都对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强化作用,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会从学习中得到很多乐趣和鼓励。这就是学习中的“马太效应”。
对学生的奖励一般分为:
1.物质奖励,钱、奖品、小玩艺等。
2.分数奖励,给与一定的分数。
3.行为奖励,允许做喜欢的事。
4.社会奖励,媒体的报道、政府的嘉奖等。
5.特权奖励,赋予学生一定的职责,或享受一定的特殊权利。
6.精神奖励,教师给与特别关注、鼓励、表扬,一起交流、一块做事等。
外部强化的动机策略是最简单、最直接、而具有调节意义的方法。不需要增加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就可以使学生把完成任务和获得结果联系起来,而这些结果又是学生非常在意的东西。许多家长在奖励学生学习动机时,常常都运用物质奖励,这是一种外部的强化策略。特别是“代币制”的使用,在小学低年级中一般很是有效的。
尽管动机强化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奖励并不是总是有效的,从长期来看,过多地外部奖励会使学生仅仅为了得到奖励和赞赏,这种动机是很不稳定的,有时甚至会是有害的。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学生就已经不适合“代币制”的奖励方法了。随着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应该将奖励由物质地变为精神的或者行为的奖励,进一步变为学生的自我奖励。
斯金纳认为,在新学期开始时,应该经常给与学生奖励和强化,但随着学习的进展,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时,奖励也应该是有变化的,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由物质奖励期望变为学习行为期望,由外部强化转向自我内部强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如果当学生已经对学习行为有所关注时,还是对学生进行物质强化,反而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也会降低学生对原有的奖励的兴趣。这叫做“过度理由效应”。
如果奖励目标明确,策略清楚,奖励就会有效地指导学生行为,否则,奖励则失效。能让所有学生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奖励是最为有效的奖励。
奖励最好用于常规教学任务,具体而有目标的任务,关注速度、结果、质量的任务,而不能用于新任务,靠思维努力,或偶尔的发现,或创造性、艺术性的任务。
最好把奖励运用于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常规、一般常识等达标的训练活动之中。能让所有学生通过努力而能够达到奖励是最为有效的奖励。也就是说,教师把奖励作为刺激学生努力达到特定水平动机时,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学生不太喜欢的活动。这就是行为奖励,用学生喜欢的行为来奖励学生好的行为。如学生喜欢足球,那么,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很努力的情况下,或者去的学习成绩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踢足球,每当学生有一些提高时,我们就这样做,经过多次的反复,学生就会喜欢上学习的行为。
给学生的奖励和反馈要及时。罗素做过一个实验,证明当堂给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越来越强,而且学习成绩也越高。只教学不检测,或者检测后很长时间不反馈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会逐步降低。
动机强化的方法主要是编序教学,进行后效强化。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经验,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
进行动机强化,一般要注意做到:
1.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到学习并不太难。
2.采用小步子策略。让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
3.教给学生充分体验成功。
4.及时反馈,最好能做到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教师要及时地肯定学生取得成绩,并给与表扬。
5.引导学生体验和总结自己的进步,让学生自己画出进步的曲线。
思考问题:
1.对学生最好的强化物是什么?
2.对学生的刺激程度应掌握在怎样的水平上?
3.如何运用表扬和批评来强化学生的动机?